網頁

顯示具有 工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工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回憶上海之行(5)

"埔西"應該是比"浦東"還要熱鬧吧! 因為昨晚哪們晚check-in,寫完報告交作業後也已經快1點,理當早上應該是酒店的叫醒服務叫我起床,但沒想到一早就被汽車的喇叭聲吵醒,可見這裡的人民的生活較富裕,路上車子較多,所以整體的喇叭聲也較大聲些.

既然起床,也就趕快盥洗及整理公事包,因為住的地方離公司有一段距離,稍後要坐車到公司.當初會想住在這個地方,一來是公司屬於VIP會員,故費用上有打折,且離輕軌很近,二來是若住在公司較近的酒店,樓下是夜總會或KTV,晚上很吵根本無法入睡,且周遭有些夜生活,不太適合純潔的我,故預定酒店時,早已委託當地主管幫忙安排較清閒與安靜的地方.

用完早餐後,趕緊請酒店服務人員幫我叫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從住宿到公司,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要如何坐輕軌上班;另一方面第一天到此公司,總希望給人家好印象,避免落人口舌,且身上又有當地同事託我從台灣帶來的五本雜誌,加上背包揹著很重的NB,所以才想要坐Tax上班.雖然有點奢侈,但為了安全與安心,還是先坐車探探路好了.日後路若摸清楚了,再坐輕軌也不遲,因為在這裡要待上8天之久.

進公司之後才發現第一天要見的人請假不在公司,此舉叫我心裡"七上八下坎珂不安",心想:往後日子的溝通協調應該很有挑戰吧! 是他故意躲我? 還是要向我下馬威? 還是原本就安排好? 出差前行程都已經事先知會,禮貌上有朋至遠方來,今天理當應該見個面談一談.若有不得不的理由,也應當事先告知才對. 在沒有事先被通知,進公司才知道此事的我,說實在,當時心裡也有點不高興,因為有總不被尊重的感覺!

雖然當下當地另一位主管有向我說明他請假的原因,我也只能打哈哈地附和著,因為我也不知道真正的動機為何.畢竟我來此主要目的是化解雙方的誤解不是再製造誤會,只能先以正向思考人性本善的思維來看待此事.一天見不到人,也不能就此將之後的計畫耽擱,為今之計,只好將之後的計畫前後對調見機行事了.

幸好有將原本計畫調整,也有先自己開導自己,雖然今天要見的人有短暫地進公司,也禮貌性地問候,但根本無法照我原定的想法做訪談. 彼此見面交談中也沒有讓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再加上自己主動找他說明此次出差至此的目的為何,開誠佈公及用行動讓他覺得我的誠意,慢慢地化解彼此間的隔閡.當然,也幸好另一位主管從旁協助,他也就慢慢了解我們的用意.
其實,說穿了,個人覺得是:"兩岸的生活與習慣不同,突然要人家改變,多少都會有些抗拒,這是人性;況且我們早已經歷過此歷程,也早已忘記改變的當下,我們內心的掙扎與矛盾,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樣做是好的."

就如同開車按喇叭,在當地好像是一種習慣,因為有些行人不守規矩紅燈行走,或許開車的人將此舉視為正常且應該的.但若此行為在台灣,或許就有人出來向您嗆聲或扁您,嚴重的話甚至個人會惹來殺生之禍. 所以,一樣的行為若發生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總算完成事先的計畫,雖然中間臨時多了一項任務,但還是不負眾望,有達成出差前的承諾,也就順利地按照原回程時間回到台灣.否則現在的我,應該還在大陸奮鬥著.

回家真好,畢竟這裡的人物較熟悉,因為從小到大就在此,也感謝老天爺,讓我這次出差能順利與平安,僅有小小的感冒而已.

這次出差中有度過一個兩天的假期(星期六日),有沒有到其他地方走走?答案將在最後一篇回憶來說明.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回憶上海之行(4)

第一天的任務還算OK,畢竟一切均能夠按表操課.除了與當地IT同仁訪談,聽聽他們本身工作上所遇到的問題了解與HQ同仁協同合作上是否有障礙,竭盡可能排除或當場協調. 最後收集這些資訊並記錄所有事項,目的就是讓HQ業管主管熟悉當地一切事務,希望能在流程與作業協助將問題改善.

聽到這裡不要以為我懂很多,畢竟有些領域在目前任職的工作上沒有接觸到或沒有機會接觸到,即時早期懂得技術,一段時間沒碰也幾乎都已經忘光光,再加上目前個人工作職掌僅是扮演協助的腳色,有時也不能代替各業管主管承諾一些事物,故做起事來分寸要達捏恰當.
這點,對我而言卻是另一種挑戰,所幸先前跟過CIO旁一段時間,耳讀目染也學了些,剛好這時可派上用場.

時間過得很快,忙碌了一天後也到了下班的時候.伴隨我一整天的這位IT同仁,在當地最高主管的請求下開車帶我回酒店.原本想要禮貌性地感謝他一整天的配合與幫忙,請他吃一頓晚餐,但後來卻是他付錢,害我這頓飯吃起來覺得很不好意思,自然也不好意思讓他再送我回酒店,因為有點不順路且餐館離酒店還滿僅近的,走路幾分鐘就到了.所以用餐完後,我也就自己一個人步行回酒店.這時,心裡祈禱著:希望明天任務像今天一樣順利!

第二天的任務也算OK,到了5:30 PM時,心想:這兩天在此的任務應該算是圓滿達成! 沒想到此時長官突然過來向我說明:等他開完一個會後,再與我開closed meeting!

哇!有點驚訝!這情形是之前沒遇到的,不知道該如何準備起? 所幸趕緊整理昨天與今天的工作重點,並做成簡報及思考著稍後要報告的內容及闡述的方式. 我想這兩天都有認真的做功課,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重點--"問題與改善",而在會議室等候長官一小時後,也順利地向長官報告這次所看到應改善的事項. 至少我認為結果是圓滿,長官也沒有不悅或刻意刁難,甚至會議完後還請我吃飯,彼此私下還有閒聊些,這時內心才算是真的鬆了一口氣!

用餐完後,也該是道別此地的時候.在向長官道別後,由當地IT同仁回家順路地開車帶我到下一個到訪的公司附近的酒店,這也是我往後的日子裡,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加油吧! 內心對自己打氣著,因為現在的我仍然還是孤單與獨自地在陌生的環境中!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回憶上海之行(3)

為了明天第一天進分公司給人家好印象,昨晚就請酒店服務生幫我設定明早7:30 AM叫醒服務,早一點起床除了可以在酒店吃早餐,另一方面因為要走路到公司,從百度地圖上雖然標示距離很短,隔兩條街就到公司,但實際上不太清楚走路要花多久時間,擔心途中要找路或問路,保險起見還是早點起床較好.

隔天被電話叫醒時,心知該是面對現實的時候.盥洗完及整理公事包後,就揹著厚重的NB包包下來吃早餐. 一看到酒店早餐的擺設,就覺得這裡的伙食還頗簡單與樸實,填飽肚子絕對不是問題.沒關係,反正這次是因公出差,不是渡假,有的吃不需要自己張羅就很幸福了.

吃飽喝足,也該是上路的時候,這時看著手機,時間已經是8:15 AM左右. 個人就背著包包走向大馬路,跟著當地人一同走入保稅區. 路上雖然有交警,但與台北不同的是: 他們都在人行道上觀看與指揮,而不是站在大馬路上指揮交通.

今早往來的行人也滿多,而路上車子也多,彼此互相搶道的情景也時常可見,再加上在大陸車子紅燈是可以右轉,所以走在馬路上,更添加一些緊張與嚴肅的氣氛,深怕自己被車撞到.畢竟生活在台北已久,初到陌生且生活習慣全然不同的地方,難免心情會緊張與害怕,所幸過程一切順利,且也很快找到公司地址.

地址對了,但找不到大門,自己當時也不敢問警衛,只好跟著一群人走入內部建築物. 走著走著進入了類似公寓大廈內部,到了電梯旁時才發現公司的招牌,真的是矇對了.這時就乘著電梯上樓去,一出電梯就問警衛:某某人到了沒? 警衛協助打電話找人,但應該是還沒上班,所以我就在櫃台旁休息,這時時間已經是8:45 AM.

不知道是因為警衛不清楚該員分機(據說櫃台小姐近期離職,目前還在找人),還是該員很晚上班,聯繫到時已經是9:30AM左右.接下來就展開先前的計畫,對該員做訪談與了解目前工作項目,就此展開這二天的任務推展與執行.

這兩天能不能順利達成老闆交辦事項呢? 下回見分曉!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回憶上海之行(2)

車子開著開著,不知不覺來到了住宿的地方-"宜必思酒店",這是我即將待在此三天兩夜的窩.既然如此,就拍個照留作紀念.畢竟這是我闊別3~4年後,再次回到上海來,再加上原本這個地方是個荒涼地,拜世博所賜,這附近也逐漸繁榮起來,否則之前出差到此,住的地方一定離公司較遠,畢竟費用會較便宜!
早期附近僅有一家酒店,且價位很高,依照公司目前所補助的差旅費,根本住不起,所以目前住的地方較近,也省下舟車勞頓的時間,我也可以睡得較晚,如此也算是受惠於世博建設吧!

Check in酒店並把行李放下後,想想才下午3點多,一個人在房間也無聊,且肚子有點餓,故獨自一人外出走走,趁著白天看看附近有什們吃的店家,畢竟晚上或之後幾天也要在這附件吃飯,總之先探勘再說.

一走出酒店後就看到一台三門加長型婚禮車,想想大陸同胞們現在還真有錢,比我當時結婚時的座車還要氣派,真是有點羨慕. 果然現在"大陸錢淹腳目",我想一點也不為過!

走了沒幾步就看到家鄉熟悉的招牌-"全家便利商店",想不到這次到大陸第一天就可以看到.之前看過報章雜誌與看過電視報導,台灣的便利商店"7-11"與"全家"進軍上海,果然大陸市場是國際廠商眾家必爭之地,商機無可限量,畢竟有賺錢地方,才會吸引廠商進駐,因為商人對錢是很敏感的.

至於周遭的環境,高樓大廈四處林立,基礎建設不亞於台北,甚至有些外觀看起來比台北還華麗,只是到處攤販林立,隨時可聽到車子喇叭聲,整體感覺有點不搭. 這點讓我想到早期台灣發展時,曾經也有一段類似的過程,或許這需要長遠的教育才能將人們觀念與想法改變,否則紅綠燈僅供車子與行人參考,有時行人會隨地吐痰與丟垃圾等現象,在文明社會中真的較少見.但至少比我3~4年前還好很多,我想與當地政府推行的文明社會活動有關,希望之後能越來越好!

到了夜晚,街道的燈光更加璀燦與耀眼,遠遠看到這一家酒店(聽說是最豪華的),有點像及台北的街道,不盡讓我憶起了家鄉情景,內心頓時有點寂寞. 算了,吃飽飯後還是回自己的房間,否則一個人獨自在街道上行走,天氣涼心情更涼,這種滋味真是滿惆悵的. 真是佩服那些獨自一人離鄉背井外出打拼的出外人,一個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下生存, 不知道如何度過每一天!

不想了,暫時將心思轉到工作上,想想明天進公司要如何與當地主管及同仁應對,希望一切都能按照原訂規畫與內心計畫進行.

回憶上海之行(1)

星期日的這一天,理當是心情最開朗的日子,畢竟這天是個放假天,可暫時拋開工作上任何繁忙的事物,可以好好放鬆心情. 但今天對我而言,卻是讓我心情有點不安及寂寞,因為今天我將獨自一人飛到上海.

過去雖然也出差過,且這次到的地方語言又通文字也能讀懂,照理說心情應該不至於哪樣緊張,但可能是距離上次出差已經有3~4年時間,再加上這次的任務在於與人溝通,並非像之前純粹是解決技術上的問題,所以事情處理起來就需要當下臨場反應隨機應變,根本沒辦法完全按照內心的想法逐一執行,故任務多少添加一些困難度.我想這就是內心深處如此不安的主要原因吧!

一早從家裡坐車到機場,一路上下著陣雨,雨勢忽大忽小,從座車窗戶望去,此情景使內心感到一絲絲地哀愁,像似"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孤單.到了機場,才驚覺有如此眾多的人也要與我搭同一班飛機到上海,真那我覺得很訝異,原來兩岸交流已經如此頻繁,連飛機也是哪種飛國際線路的雙層巴士客機,像極了國內遊覽車雙層巴士,因為我就是安排做到上層座位上!

一到上海,天氣是如此的炎熱,簡直與剛才台北的天氣截然不同,想不到短短1小時半的旅程,氣候就有如此大的差異,真叫人覺得很神奇.難怪有時與我南部的老姊談話,聊到天氣時總覺得不可思議,如今就能深深地體會箇中的差別.

或許是太久沒來,出浦東機場時總覺得所看到的景象與3~4年前完全不一樣,外觀變得如此雄偉華麗.經問過接車師傅才知,此機場是屬於第二航廈,之前為了上海辦世博而新建的,難怪場地是如此的大,如此才能夠容納從世界各地到上海參加世博活動的人們.

從機場開車到上海住宿的地方將近花的快1小時車程,路上人煙稀少,或許是大熱天的沒人出門,總之,過程還算很順利.此時心裡在想: 希望這兩天待在這個地方,能夠順利地完成既定目標!

到底能不能如願? 就留待下次分曉!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工作願景?

今天是冬至嗎?還是元宵節?居然會議結束後同仁告知有湯圓可以吃,而且是不用錢的(據說是行政提供的,真好!) 雖然知道有點晚,湯圓也幾乎被吃光光了(剩下幾顆),但在這寒冷的天氣,有這暖暖的湯圓可吃,感覺上真好.

吃完後也該是上工的時候.自從回歸到技術職,有很多東西需要重頭學習,平日協助主管行政工作,空閒時就趕緊看書,因為自己總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補齊空窗期間的新知.看著這些同仁們的工作,心裡有點惆悵,不知道是目前工作量太多,還是人力不足,或是時間分配與工作規劃有問題,總之,讓我感覺到有點像公司草創時期,這個單位的同仁事情做不完! 但與其他單位比較,往往留在公司加班的人數,就屬我們這個單位人數最多,真是百思不解! 還是我們自己素質很差?

若現在的工作型態就如同當年進公司一樣,那會讓我很沮喪.畢竟,我們也應該隨著公司的成長而茁壯,理論上很多東西都應該上軌道,為何還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執行? 是因為現今科技的發展太迅速,用先前做事的方法或態度已更不上時代;是我們本身的問題,自己太偷懶,沒有遠見,無法預先洞燭先機,所以才會有如此窘境.故到底真正原因為何?

自己的年紀也不小,體力及健康已不像當年,連續熬夜2~3天還能撐著,目前每天要靠藥物控制三高. 倘若環境無法改變,以目前的現狀,自己到底還能夠撐多久? 也該是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走?
否則像最近看到主管的身體狀況,自己也會滿擔心,未來會不會也是如此! 我可不想英年早逝或晚年後沒命享清福,因為這樣的人生個人覺得沒有意義!!!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從頭開始!

新的一年,個人在工作職務上也做些調整.原本任職需要管人的行政單位,轉回至原本熟習的技術單位.目前負責協助部級主管的行政工作,因為相關文書處理的工作即將告一段落,主管要我開始接觸技術,且先從需要幫忙的地方著手.

終於如願可以接觸原有的東西,只是時間已過了二年之久,二年多來所任職的工作領域中與技術無關,真擔心自己能否在短時間內上手,盡早恢復之前的記憶才能夠對工作有所助益.否則達不到主管的期望,幫不上任何忙那就糗大了.

趁著年關將近,任務不多的情況下,趕緊到書店買些書.並在工作上利用空檔時間,努力地複習以往的知識,至少要在三個月內,填補之前知識的空白才行.

看著看書籍,有些觀念真的有點模糊,需要查資料或演練才能夠記起真正的運用. 想想當年的我,幾乎一聽到需求腦中就立刻浮現解決之道.或許不是最佳方式,但也能夠暫解問題. 但如今,卻無法立即回應,果真有天壤之別.心裡頓時有點感慨!

不想了,還是一步一腳印地從頭學習吧!至少這是一個機會,讓我有機會複習及學習新知,希望自己能夠早點上手.不然的話,做久了會很無聊,因為幫不上忙!

真矛盾!

自覺得自己身體越來越差,每天都要吃三種藥控制 "高血壓" "痛風" "三酸甘油酯",所以希望工作壓力不要太大.而又擔心缺乏競爭力,想接觸新技術學東西,但此舉又會對自己造成工作壓力或負擔而影響身心,傷腦筋!!!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數據的意義?

今天原本還擔心上班會被念,沒想到一切順利平安,真難得!

每次星期五週會的時候, 就是我最痛苦的時候. 原因何在? 就是要用數據來表達這週課內同仁的表現. 縱使手上有幾本參考書籍, 也上網查過相關資料, 但要如何用數據來說明所屬單位的工作成果, 並能夠評量同仁工作績效, 找出淺在的問題及可進步的空間, 對我而言確實有點難處.

這樣的情景就如同在政治上 對於同樣的議題, 不同立場人士的看法差距頗大, 但各自能夠論述自己的觀點, 用一些數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 藉此讓周遭人士認同, 有時也真叫人覺得不可思議. 到底誰對誰錯, 說實在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 最後總是要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同樣的, 我也很難闡述數據中所反映的現象為何, 只能就自己的認知來下評斷,但結果往往與主管的認知有很大的出入, 這就是為何讓我感到困難的原因!

數據會說話, 但到底說了什們話? 最終還是要靠人類來解讀. 每個人的智慧都不同, 所解讀出來的也絕對不一樣; 有好有壞, 有深有淺, 有高有低, 這一切還要要靠經驗值來判斷, 我想單靠工具或運氣也無法完全命中, 只能說盡量避免可能問題的發生吧!

雖然很辛苦, 但至少當作一個學習, 盡力好好去做. 因為我的智慧與領悟力不高, 總是要花比別人多的時間來學習, 就把它當作是老天爺的考驗, 我想!
既然無法逃避, 就坦然面對它吧!
希望主管能夠忍受我的無知!!!

到底要如何做才對?

這禮拜真的是有夠忙, 每天都是晚上9:00以後回家, 重點是不知道在忙什們, 自己都覺得有點瞎忙! 總覺得事情很多, 雖然有在做, 也交辦同僚做, 但還是要盯著追進度, 沒進度就要自己做. 又擔心讓部屬養成習慣, 要壓著部屬動腦筋想, 之後能確實執行動手做, 否則所有事情攬在身上, 自己管理就有問題.

整個做法與想法都有點矛盾,開始有點懷疑是否自己能力有問題,主管交辦的事項時常誤解意思. 什們事不要攬在身上, 要能夠交辦下去, 但交辦下去若無法達成, 自己要攬著做. 那交辦下去也沒有意義, 乾脆從頭到尾自己做好了!

不管了, 先想想如何應付明天的挑戰, 睡個覺有精神再來想想要如何做才對!!!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抉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西洋情人節,原本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夜晚,但很顯然今天整天都不太順暢. 首先是清晨4~5點鐘時, 被肚子陣痛叫醒, 醒來後發覺腸胃咕嚕咕嚕叫, 且有點作噁想吐, 趕緊衝到洗手間. 沒多久, 真的吐出噁酸, 接著又拉肚子, 真是名副其實的"上吐下瀉"

難道是吃壞肚子嗎? 應該不是! 因為家人與我晚餐都是吃一樣的東西, 不應該只有我會這樣. 還是撞邪,因為現在是七月?  這也未免想像力太豐富了吧! 我想主要因素是:被家人傳染感冒 --- A流感! 又像之前得H1N1般, 由兒子傳給老婆再傳給我, 真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既然生病, 就要看醫生. 看完醫生, 就是要吃藥與多休息. 吃藥是沒問題,只是要上班, 所以多休息只能等下班後. 或許您會問, 乾脆請一天假在家休息好了! 我也想,只是目前特休假剩下三天, 之前因為母親開刀要看護, 所以假已請的差不多, 剩下的三天假要好好運用. 沒有多重大的事情是不想請假地. 主要不能請假的因素是: 今天要處理一位試用期已滿的同仁, 評斷是否有資格繼續待在這公司!

一想到此就覺得很頭痛, 到底是要本著良知或人性來衡量事情?
若要講人情, 雖然不會得罪人家, 但此舉在同僚間會形成不公平的現象,以後帶人難以服眾, 而且整個團隊士氣或能力將會大打折扣.
若要依法辦理, 拿捏就要準確, 萬一得罪人或令人想不開, 自己或許會招致報復, 或當事人無法承受打擊而輕生, 結果都是滿淒涼的.
到底要怎們做, 還是先依照原先談定的驗收標準來確認吧!

雖然結果不是很完美, 沒有辦法事事如意, 但個人還是盡力求得人性與規範之間的平衡, 希望這一切都能夠圓滿, 也誠心祝福這位同仁日後有更好的發展及前程!

真是難以取捨, 卻是要做出殘酷的抉擇, 真討厭!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觀念與價值的體驗

今天晚上開週會時,與課內同仁聊起了工作價值觀,赫然才發現現今的同僚們較務實,在心裡存著一種觀念: "認為依自己目前工作職級與薪資來衡量自己應在公司盡多少力量,多做的且公司沒有多給報酬, 即額外的付出算是對公司的一種恩惠; 且對於比自己收入較高的同仁,認為付出比自己較多的是應該的"

話說如此是沒有錯!薪資高本來就應該多盡點責任, 但薪資低並不代表不能多做, 關鍵看您怎們想! 若多做是公司主管或制度無理的要求,那當然礙於生計或生存,只能勉為其難的照做,但我相信做出來的品質絕不是最佳的,算是為了交差敷言了事. 相信做久了,也會有不得志的心念,等待其他機會跳槽到其他公司.

若多做算是自我責任感的驅使,並非有外力或壓力存在,哪就把它當作是一種磨練. 就如同當兵常講的一句話: "合理的要求是磨練,不合理的要求是訓練". 況且所有執行的過程, 可視為自己的工作經歷, 不管結果成功與否, 都可增加自己的閱歷, 累積自己的實力, 等待哪一天機會到來時, 就是自己表現的時候. 所以多做可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提高自己存在的價值.

想想自己剛踏入職場時, 由於沒有相關工作經驗, 且在校所學與工作無關, 這時, 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用自己休閒或娛樂的時間來換取工作經驗 --- 讀書/研究/實做, 一步一腳印才能慢慢從小公司轉職到現在的公司任職.

當一個人的視野變廣, 變大時, 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技術也是如此, 在這廣大的地球村裡, 存在各式各樣比自己更優的人才, 所以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保持競爭力. 但看到現在年輕的一輩們, 卻與我們的想法迥然不同, 到底是我們這一代太壓抑呢? 還是我們跟不上潮流? 我想只能用時間來證明!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基層主管的年中作業

最近在公司忙著做人事規劃,舉凡年終考核、組織調整下人員定位等,都在思考如何下筆.
想想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基層主管, 就把自己搞得雞飛狗跳、不知如何是好, 那些位居要職的高級長官, 豈不是煩惱的事情更多! 難怪自己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考核制度,我想一般具有規模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會在年中、年底前, 要求主管檢視所管轄的人才這半年內的表現,是否達到最初的預定目標, 最後並給予適當的獎懲. 若表現好, 可能會有較優厚的獎金以示鼓勵, 若表現不好, 也會有淘汰制度, 藉此換掉不適任人才. 所以現在的工作環境, 已不像之前那樣較有保障, 相對地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既然如此, 身為第一階考核主管 , 雖然不敢說具有較大的權力或有最終的決定權, 但也擔心在考核評比上是否會帶有個人主觀的意見, 致使考核成績較不公正而影響到他人的權利. 每想到此後果, 心裡就會很沉重, 壓力也很大,理性與情感像拔河似地在內心深處相互掙扎.

至於人員定位問題, 由於管轄的人員不少(約10人左右), 且有些管理範圍屬於新接手的事務, 故對於工作性質不甚了解, 必須經由業務人員用口述的方式陳述後, 再將意思用文字化表達, 難免擔心所寫的會有遺漏或不足的現象, 所以想的腸枯思竭, 久久不能下筆.

就把它當作是一場磨練吧! 只好自己來勉勵自己!

PS: 希望當初所做的決定是對的.
Since 2010 Design by Davidwa
©Copyright Davidw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